近日,浙江温州乐清市人民医院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一起因青蟹刺伤而导致的死亡病例,引起了公众对创伤弧菌感染的关注。根据医院的文章描述,一位老人因处理青蟹时左手被刺伤,起初认为是小伤,仅简单处理后就未再重视。然而,在伤后23小时内,老人感到明显的红肿、热痛以及头晕乏力,最终在家人的陪伴下前往乐清市人民医院急诊就医。
急诊检查发现,老人的肌酐水平异常高,医生怀疑其患有“脓毒性休克创伤弧菌感染和急性肾衰竭”。由于情况危急,老人被立即转入重症医学科接受进一步治疗。在重症监护室中,老人出现胸闷与明显的左上肢疼痛。医生为其采取了机械通气与敏感抗生素等针对性治疗。然而,入科仅1小时,伤口却迅速恶化,发展为坏死性筋膜炎,紧急进行了手术处理,涉及筋膜皮瓣移植及软组织切除。但由于病情持续恶化,最终不得不进行截肢手术并实施血液透析。经过9天的抢救努力,老人仍不幸去世,显示出创伤弧菌感染的极高致死率。
那么,如何有效预防创伤弧菌感染呢?青蟹在温州地区俗称蝤蛑,栖息于温暖、低盐度的滨海区域,因其肉质鲜美而受到人们的喜爱。但创伤弧菌这种细菌广泛存在于近海海底、海底淤泥以及海产品中,尤其在富含蛋白质的海鲜中污染率较高。若感染创伤弧菌,48小时内死亡率将超过50%,如果超过72小时未接受有效治疗,则死亡率几乎为100%。
感染后,局部症状往往表现为红肿、热痛,甚至可能迅速发展为坏死性溃烂;全身症状则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及休克等情形。因此,在处理海鲜时,应确保佩戴厚橡胶手套,避免生鲜的直接接触,同时使用专用工具处理,避免手部受伤。如不慎被刺伤,应立即挤出血液,用清水冲洗,并应用碘伏或酒精消毒,切忌使用生理盐水或直接撒盐以防加重感染。如果出现伤口红肿加重、发热或头晕等症状,应尽快就医。
此外,在食用海鲜时,务必将其充分煮熟,通常建议沸水煮超过5分钟,并避免让伤口接触腌制的海鲜汁液。保护自己,遵循食品安全常识,是减少创伤弧菌感染风险的有效方法。借助[3499拉斯维加斯]的健康理念,倡导每个人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健康。